有什么好辦法遠離冬季心血管病呢?

|復禾健康
分享到

微信“掃一掃”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心血管疾病,又稱為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疾病,循環(huán)系統(tǒng)指人體內運送血液的器官和組織,主要包括心臟、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可以細分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與動脈硬化有關。冬季由于氣候寒冷,變化多,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中醫(yī)提醒大家做好以下五點可以有效的預防心血管疾病在冬季的發(fā)病率。

  保暖

  研究顯示,在寒冬季節(jié),心臟病突發(fā)事件比其他季節(jié)高2—3倍,專家解釋說,由于室內外溫差大,加之氣候干燥,人的生理機能反映比較遲緩,時常處于應激狀態(tài),這樣就加大了心臟的負荷;造成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痙攣,使得原本因粥樣硬化而狹窄的血管更加狹窄,甚或發(fā)生閉塞;更嚴重的時候,冠脈痙攣還會引發(fā)粥樣硬化斑塊破裂,血管堵塞,從而造成心絞痛或心肌梗死的發(fā)生。

  因此,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護好頭部、手部、腳部。

  外出時要戴手套、帽子、圍巾,穿大衣,睡前用熱水燙燙腳,夜間上衛(wèi)生間時要穿上衣服,洗澡時先放熱水,等水溫合適后再脫衣服。大風降溫時,不要迎風行走。

  早起喝杯水

  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平時多吃富含纖維的蔬果。冬季氣候干燥,要注意補水,早起或晚睡前最好喝杯溫開水,這樣不僅可以防止便秘,還利于稀釋血液。

  多吃植物蛋白

  人體每天需要從食物中獲得65—75克蛋白質,其中一半以上來自植物性食品。植物蛋白對人體健康具有獨特的作用,其不但不含壞膽固醇、飽和脂肪,還可以提供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等健康成分。因此,患有動脈硬化、高血脂、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的人,把一部分動物蛋白換成植物蛋白食品,對健康更有益。優(yōu)質植物蛋白的來源主要是豆類和堅果,比如杏仁、大豆等,國內外的多項調查發(fā)現(xiàn),每周至少吃5次杏仁的人,心臟病或冠心病發(fā)作的危險性會降低一半;每周至少吃1次杏仁的人,患心臟病的危險性要比從不吃堅果的人低25%。杏仁具有這么大的保健作用,主要歸功于其中含量頗高(達68%)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它的作用是保持對人體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降低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從而減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

相關推薦 最新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