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陰道炎又稱非特異性陰道炎,嗜血桿菌性陰道炎,棒狀桿菌陰道炎、壓氧菌性陰道病炎,加特納菌性陰道炎等,本病是由陰道加特納菌和一些壓氧菌的混合感染所致,可通過性接觸傳染,在性關系混亂的人群中發(fā)病率較高。下面介紹一下診斷細菌性陰道炎的四項金標準。
臨床上突出表現(xiàn)是陰道分泌物增多,并有魚腥味。這是因為分泌物發(fā)出來的特殊氣味。每當性交或活動時,促進氣味的釋放,臭味特別明顯由于陰道內有大量胺類物質,陰道分泌物的PH也增高;用窺陰器進行栓查時發(fā)現(xiàn)陰道內的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很粘稠,但陰道壁的炎癥不明顯。
細菌性陰道炎診斷標準四項
一、陰道分泌物呈灰白色,很粘稠,甚至象面糊狀,均勻一致,但不是膿性分泌物,量多少不定。
二、分泌物中胺含量特別高,故呈魚腥味,性交時或活動后往往因促進胺釋放而使氣味加重,分泌物中加入10氫氧化鉀后也可釋出胺味。
三、陰道分泌物的濕涂片中可檢出經(jīng)線索細胞。
四、陰道分泌物中的PH值增高,PH范圍5.0-5.5,而正常人為4.5-4.7。
上述四項標準中,具備三項以上者即可確診,有強調第四項為必需診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