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作為一名醫(yī)生,我要揭示一個你可能從未意識到的事實;人體有一個地方,其骯臟程度超乎你的想象;而且,令人震驚的是,幾乎每個人都曾與它有過親密接觸——那就是我們的手!是的,你沒有聽錯,就是那些每天忙碌不停,觸摸各種物品的手。從地鐵扶手到公共廁所的水龍頭,從鍵盤鼠標到寵物毛發(fā),它們無處不在,無所不觸。想象一下,你的手就像是一塊神奇的海綿,吸收著周圍世界的點點滴滴。而這些“點滴”中,不乏細菌、病毒和各種微生物,它們在你的指尖跳躍,等待著下一次的傳播。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我說“千萬別去舔”呢?
因為你可能不知道,有多少次,我們在不經(jīng)意間,用舌頭舔了手指,或是用手指觸碰了嘴唇。
這一簡單的動作,就像是開啟了一扇通往微生物世界的大門,讓那些潛伏在我們手上的“小客人”有機會進入我們的體內(nèi),引發(fā)各種健康問題。
一般來說,一只沒有洗過的手上可能含有4萬到40萬個細菌。
這個數(shù)字可能會因為個人的衛(wèi)生習慣、職業(yè)暴露、接觸的環(huán)境和物體等因素而有所變化。
例如,經(jīng)常接觸食物、動物或公共設(shè)施的人手上的細菌數(shù)量可能會更多。
此外,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和不同條件下,手上的細菌數(shù)量也可能有所不同。
需要強調(diào)的是,并非所有細菌都是有害的。
人體皮膚上存在著正常的菌群,其中包括有益菌和中性菌,它們有助于維持皮膚的健康狀態(tài)。
然而,也有一些細菌可能成為病原體,導致感染。
因此,保持手部衛(wèi)生是非常重要的,以減少潛在的健康風險。
但是,別擔心,作為一名醫(yī)生,我不會只是嚇唬你。
接下來,我要分享的是如何有效地守護我們的健康防線。
首先,勤洗手是最基本的防護措施,使用肥皂和水徹底清潔雙手,尤其是在接觸公共場所后。
其次,避免用手觸摸面部,尤其是眼睛、鼻子和嘴巴,這是細菌最容易入侵的地方。
最后,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比如使用紙巾或肘部遮擋咳嗽和打噴嚏,這樣不僅能保護自己,也能保護他人。
正確洗手的方法,你知道嗎?
以下是詳細的洗手步驟:
濕潤雙手:使用流動水將雙手淋濕。
涂抹洗手液或肥皂:取適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勻涂抹到手部。
搓洗:按照以下順序進行搓洗:
掌心相對,手指并攏相互搓擦。
掌心相對,雙手沿指縫相互搓擦。
一只手握另一只手大拇指旋轉(zhuǎn)搓擦,交換進行。
彎曲各手指關(guān)節(jié),雙手相扣進行搓擦。
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搓擦,交換進行。
一手五指指尖并攏,放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旋轉(zhuǎn)搓擦,交換進行。
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旋轉(zhuǎn)搓揉,交換進行。
沖洗:用流動水徹底沖洗干凈雙手。
干燥:使用干凈的紙巾或一次性毛巾擦干雙手,也可用吹干機吹干。
那么,我們何時需要洗手?
以下情況應(yīng)及時洗手:
外出歸來
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
接觸過淚液、鼻涕、痰液和唾液后
咳嗽打噴嚏用手遮擋后
準備食物前
用餐前
上廁所后
接觸公共設(shè)施或物品后(如扶手、門柄、電梯按鈕、錢幣、快遞等物品)
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
處理嬰兒糞便后
接觸動物或處理動物糞便后
注意事項
洗手時要確保手心、手指、手背、指縫、指甲縫、手腕等處均被清洗干凈。
洗手時間應(yīng)持續(xù)至少20秒。
如果沒有水源和肥皂,可以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進行手部清潔。
洗手后應(yīng)徹底干燥雙手,以免細菌滋生。
親愛的讀者,健康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而保持個人衛(wèi)生則是守護這份財富的金鑰匙。讓我們從現(xiàn)在做起,用知識和行動,筑起一道堅固的健康屏障。記住,你的每一次洗手,都是在為自己的健康加分。所以,下次當你想要舔手指時,不妨想想這篇文章,然后優(yōu)雅地走向洗手池,因為你知道,健康的生活方式,從細節(ji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