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并不是一種獨(dú)立的疾病,而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可分為真性糜爛、假性糜爛、先天性糜爛、后天性糜爛等多種類型,其中,假性糜爛較為常見,日常生活中所說的宮頸糜爛多屬于此類型。
糜爛是指局限于黏膜表面的淺表性壞死性缺損,而臨床上常說的宮頸糜爛多指宮頸外口的紅色區(qū)域。其形成的原因?yàn)椋簩m頸外口表皮脫落,被宮頸口另外一種上皮細(xì)胞代替,由于覆蓋面的新生上皮非常薄,甚至可以見到下方的血管和紅色的組織,看上去像真正的糜爛因而得名。陰道鏡檢查時(shí)在此處涂上3%醋酸后,可見紅色區(qū)域局部呈葡萄串樣改變,為柱狀上皮水腫引起,如對該處進(jìn)行活組織檢查,顯微鏡下可見表面被覆柱狀上皮。由此可見,日常所說的宮頸糜爛并非真正意義上的糜爛,故有人建議稱為假性糜爛。
假性宮頸糜爛主要是由于多次人工流產(chǎn)、清潔過度、性生活過早、性伴侶過多、不潔性生活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女性朋友應(yīng)多加注意。由于假性宮頸糜爛并不是宮頸真正的病理性的改變,所以無需特殊的治療,但引起假性糜爛的相關(guān)誘因必須被消除,以免演變成真性糜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