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向佛教學習過午不食
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人人都要吃飯,而吃飯的次數(shù)通常以一日三餐為標準??梢恍┑貐^(qū)的佛教信徒們卻每日只吃兩餐:早餐和午餐,過了中午一點他們就不再吃東西了,也就是過午不食?,F(xiàn)在有些營養(yǎng)學家向大眾推薦學習佛家的過午不食,原因如下:
因為在佛教里,午時前乃供佛所需,午時后則共鬼神所要了。在我國漢族地區(qū),僧侶們除了誦經(jīng)和料理佛事之外還要耕種勞作,由于生活結(jié)構(gòu)不同,所以他們晚上還得吃點東西,不過,這時的晚餐人們稱之為“藥食”(即少食)。
實質(zhì)上,所謂的一日三餐,只是人們的一個習慣問題。當然,開始體驗只吃兩餐,想必人們有些難受,如果過了一段時間,從心理上和生理上逐步地調(diào)整了過來,到那時,人們也就習已為常,不會覺得很餓了。
誠然,從醫(yī)學或生理學的觀點看,少食和短時間不食,也是有利于人的健康的。因為我們的大腦是機體代謝中最旺盛的器官,其耗氧量是整個身體的20%左右。倘若我們吃了過多的食物,那么,大量的氧就要去消化胃中的食物,這時大腦一旦供氧不足,便有昏昏欲睡的感覺,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飯飽神虛”。
飲食有節(jié),重在不“過”。再說,在人體的大;小腸中,都存有大量的渣滓和病菌。如果我們在十幾個小時內(nèi)不吃食物,腸中的污物細菌就容易排掉,人體就不會生病。相反,一旦我們食量過大,必定增加消化和轉(zhuǎn)化功能的負荷,使腸胃、心臟、肝膽等都得不到休息,這又怎能不影響身體的健康呢?!
據(jù)說,佛陀當初求道,為了在物質(zhì)上解除人間的饑苦,拋開榮華富貴,他特地到苦行林里去修行,首先所訓練的就是減餐和不食。
如今,人們雖然沒有必要去嚴格踐行佛陀當年的減餐或不食,但體驗一下“過午不食”或少食,對身體的健康而言,或許也沒有什么壞的結(jié)果。
- 上一篇:過午不食減肥法害死我了
- 下一篇:提倡不要吃晚飯的十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