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炎的中醫(yī)中藥治療方法包括以下內容:1.七葉一枝花60g,生甘草30g,煎水外洗。2.蛇床子、苦參、地膚子、白鮮皮各30g,枯礬10g,煎水外洗。3.青黛散外用。4.黃柏適量,以豬膽汁炙透為末,外敷患處。5.川楝子、黃連、瓦松、川椒、蔥根、艾葉各等份,煎水外洗。6.馬鞭草鮮葉300g,搗液外敷患處。7.生銀杏適量,搗碎外搽。8.蚌殼、黃連、青黛各等份,研細末外敷。9.金銀花、防風各6g,薄荷、黃柏、甘草各3g,水煎外洗。10.番木鱉散:番木鱉(煅成灰)30g,冰片6g,研細末,外敷。11.甘參蛇柏湯:苦參30g,蛇床子20g,黃柏15g,荊芥、生蒼術各12g,水煎外洗。12.下疳方:冰片、珍珠、輕粉、孩兒茶各適量,研為細末,干者香油調敷,濕者干末敷。這些方法都是中醫(yī)治療龜頭炎的方法,具體使用哪種方法需要根據(jù)個人情況選擇。雖然這些方法效果可能沒有西藥那么快速,但它們對身體造成的副作用較小。建議在選擇治療方法時,務必咨詢醫(yī)生或中醫(yī)師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