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引起的侵犯多系統(tǒng)的慢性性傳播疾病。一期梅毒一般是在感染后的2-3周出現(xiàn),主要表現(xiàn)為硬下疳和淋巴結腫大,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病情發(fā)展,則可能進入二期,一般是在感染后3-4周出現(xiàn),梅毒疹并沒有特異性,一般是呈紅色的丘疹、斑丘疹、斑塊等,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脫發(fā)、肌肉酸痛、關節(jié)腫脹、發(fā)熱等癥狀。梅毒首選青霉素類藥物,用藥要盡早、足量、規(guī)范,常用藥物有芐星青霉素、普魯卡因青霉素等,對青霉素過敏者可用頭孢曲松鈉等藥物替代治療。大部分患者經過積極、有效的治療后,可以達到治愈,梅毒轉陰的時間與患者的體質、病情、治療情況等多種因素有關,通常在1-3個月左右。梅毒患者治愈后需定期復查,包括梅毒血清學檢查等,如3年內無復發(fā)可認為臨床治愈。梅毒患者的性伴侶也需進行檢查和治療,避免再次感染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