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直腸瘺是肛腸科一種常見疾病,主要是病理性原因導致肛管或肛門直腸部與肛門周圍皮膚相通的異常管道,簡稱肛瘺。多數(shù)肛瘺是由于肛竇感染引起肛周膿腫破潰遷移不愈形成,少數(shù)為如腸結核、克羅恩病、潰瘍性結腸炎、肛管直腸外傷和腫瘤繼發(fā)感染形成。主要表現(xiàn)為肛周皮膚瘺口流血,少量膿性、血性、黏液性分泌物或者有糞便及氣體排出。肛瘺一旦形成很難治愈,目前手術仍為治愈肛瘺最有效的方法,對于某些位置比較淺在的肛瘺,可以采取肛瘺切除或者肛瘺切開手術。而某些位置比較深和內口比較高復雜的肛瘺,建議采取部分切除或者加上掛線手術。復雜性肛瘺有時還有復發(fā)可能性,所以術后還是要進一步檢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