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細菌性陰道病飲食調理養(yǎng)生

發(fā)布時間: 2016-12-08 17:09:3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頁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手機查看

細菌性陰道病就是外陰的皮膚或粘膜所發(fā)生的炎癥病變,如紅、腫、痛、癢、糜爛等。外陰會因各種細菌感染而產生多種疾病,如外陰白斑、外陰瘙癢。所以,注重外陰的衛(wèi)生是十分必要的。下面介紹一些治療細菌性陰道病食療。

1、莧菜蕹菜湯

配方:馬齒莧、生蕹菜各30克。制法:上二味加水煎煮,取汁。

功效:清熱除濕,涼血解毒。用法:飲服,每日1次。

2、土茯苓大棗煎

配方:大棗、土茯苓各30克。制法:以上二味加水煎湯。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用法:飲湯,每日2次。

3、荷葉粥

配方:鮮荷葉20克,粳米200克。制法:將荷葉先煮20分鐘,去渣后放入粳米煮粥。

功效:清熱泄?jié)?。用法:早晚隨量服食。

4、白果烏雞湯

制作:將烏雞1只(約500克)活宰,去毛、內臟,洗凈;蓮子肉30克、糯米15克、胡椒少許洗凈。把白果10枚、蓮子肉、糯米、胡椒裝入雞腹腔內,封口后,放至燉盅內并加蓋,隔水用文火燉2-3小時,至雞熟爛,調味供用(可分23次食,飲湯,食肉、白果等)。

按語:補益脾腎,固澀止帶,主治細菌性陰道炎,證屬脾腎兩虛,癥見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氣短體倦,腰膝酸軟,帶下量多,色白無味,質如膠絲。

5、秦皮烏梅湯

原料:秦皮12克、烏梅30克

制作:將上2味加適量水煎煮,去渣取汁,臨服用時加白糖適量。

食用:每日2次,早、晚空腹服,每日1劑,連服5日。

按語:清熱利濕殺蟲,主治滴蟲性陰道炎,癥見帶下黃臭,陰癢。

6、馬齒莧飲

制作:將鮮馬齒莧50克洗凈,冷開水再浸洗一次,切小段,攪拌機攪爛,榨取鮮汁,加入蜂蜜25毫升調勻,隔水燉熟即可,分2次飲用。

按語:清熱解毒,利濕止帶,主治細菌性陰道炎,證屬濕熱或熱毒內盛者。馬齒莧又叫瓜子萊,性味酸寒,功能清熱解毒,化濕止帶,對志賀桿菌、宋內桿菌、斯氏桿菌、費氏痢疾桿菌、傷寒桿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都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馬齒莧因能抗炎,故對生殖道炎癥所引起的白帶增多有治療作用。孕婦禁用。

推薦專家 資深醫(yī)生在線免費分析病情
×

特約醫(yī)生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