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中醫(yī)對子宮腺肌癥的解讀

發(fā)布時間: 2016-11-15 12:25:59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fā)現(xiàn)”,

使用“掃一掃”即可將網(wǎng)頁分享至朋友圈。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xù)觀看

手機查看

子宮腺肌病,又稱內在性子宮內膜異位癥,為目前婦科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之一,多見于30~40歲的生育年齡婦女。以繼發(fā)性與進行性加重的痛經、月經失調(月經量多,經期延長或月經前后點滴出血)、不孕等為主要癥狀,西醫(yī)目前的治療方法是子宮全切或用激素保守治療。

保守治療有一定的療效,但復發(fā)率較高。中醫(yī)對子宮腺肌癥的解讀雖然惡變幾率很小,卻給無數(shù)的婦女帶來了痛苦和困擾。西醫(yī)認為,子宮腺肌病的主要病理變化為異位內膜隨卵巢激素的變化而發(fā)生周期性出血,伴有周圍纖維組織增生和粘連形成,以致在病變區(qū)出現(xiàn)紫褐色斑點或小泡,最后發(fā)展為大小不等的紫藍色實質結節(jié)或包塊。積數(shù)多年治療婦科疾病的臨床經驗加祖?zhèn)髋浞?,結合西醫(yī)對本病病理的研究,指出傳統(tǒng)中醫(yī)雖無此病名記載,但根據(jù)本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應歸屬于痛經、瘕、月經不調、不孕等病證范疇。松原市中醫(yī)院推拿按摩科趙東奇

本著祖國醫(yī)學的整體觀念,認為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腑氣血之間,是相互協(xié)調,相互影響的。對本病的認識和治療,也當由此入手。唯有“陰平陽秘”,氣血經絡循行暢達,才能維持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中醫(yī)對子宮腺肌癥的解讀本病癥之發(fā)生,源于氣滯、腎虛、寒凝、血瘀、痰濕、手術等因素,導致臟腑的功能失調,氣血不和,氣機不暢而血液留經,瘀血留聚,則氣滯血瘀,經脈不通,發(fā)為痛經;瘀滯日久,積而成;影響胞宮脈絡,沖任失調,導致月經失調,不孕等證。根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將本病概括歸納為以下幾種常見類型。

1氣滯型:

癥見月經先后不定期,經量或多或少,有血塊,塊下痛減,經前乳房或兩脅脘腹脹疼,拒按。經前或經行少腹脹痛,舌黯,邊有瘀點或瘀斑,苔薄白,脈弦澀。中醫(yī)對子宮腺肌癥的解讀多因素性抑郁,情志不遂,七情內傷,肝失條達,氣機不利,血行不暢,阻滯經絡。

治法以疏肝行氣,祛瘀止痛,軟堅散結。方選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

2寒凝型:

癥見經前或經行少腹冷痛,喜溫而拒按。經血量少有塊,塊下痛減,手足不溫,舌質紫黯,苔白,脈弦緊。此因素體賦不足,或貪涼納冷,或經期淋雨涉水,寒客于胞,血凝于經,阻滯于絡。

治法以溫經散寒,通陽行滯,化瘀散結。方選少腹逐瘀湯加減治療。

3痰濕型:

癥見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或悶脹難忍,經行衍期,量少有塊,帶下量多,色白黏稠,脘腹痞悶,舌胖苔白膩,脈沉滑或濡。皆因素體脾虛,或飲食勞倦,或久居濕地,或肝失疏泄,肝氣橫逆,脾胃受損,脾失健運,濕濁內停,聚而成痰。中醫(yī)對子宮腺肌癥的解讀濕性重濁,其傷于人,留滯臟腑、經絡,最易阻遏氣機,使氣機升降失常,痰濕下注沖任,阻滯胞絡。

治法為除濕化痰,行氣止痛,軟堅散結。方選二陳湯加味治療。

4腎虛型:

癥見經期或經后腹痛,喜溫喜按經量時多時少,或淋漓不凈,腰腹墜。不孕或易于流產,尿頻,舌質淡黯,苔白,脈沉細澀。多因素體腎虛,或房勞不節(jié),產育過多,手術創(chuàng)傷,腎精虛損,氣虛血瘀,阻塞脈絡。

治以補腎益精,化瘀止痛,軟堅散結。方選桃紅四物湯和五子衍宗丸加減治療。

5血瘀型:

癥見經行少腹刺痛,拒按。經色黯黑有塊且大,塊下則痛減或微痛,月經錯后,經量不多,舌質紫黯,有瘀點或瘀斑,苔薄白或黃,脈澀細弦。此證型多因經期產后,血室正開,胞脈空虛,風寒之邪乘虛而入,寒凝則血瘀,氣血瘀阻,運行不暢,阻于經遂;或由于人工流產,或診斷刮宮,醫(yī)源性造成的出血,使血液離經,停留體內,未能及時消散或排出體外而成。

治宜活血化瘀,溫經通絡,軟堅散結。方選膈下逐瘀湯加減治療。中醫(yī)對子宮腺肌癥的解讀

雖然對此病癥進行了大致分類,但以上所及諸型仍難以完全概括本病,還是要針對每一個個體,制訂與之相一致的治療與調攝護理方案。即便癥有所屬,每個證型的病程亦經常會改變,寒熱虛實當夾雜互見。故辨證論治時,不應拘泥于固定的證型與固定的方劑施治,而必須辨證求因,求其本而治之。正如《備急千金要方論大醫(yī)精誠》所指出的“病有內同而外異,亦有內異而外同”,故因人、因病、因時、因地,個體化治療是十分必要的??撞A先生亦有名言曰:“蓋病有久暫不同,緩急之異,則祛邪與扶正,須在靈活,有宜急祛其邪而后調其正者,有宜先固其正而后徐退其邪者;有宜寓攻于補者,有宜攻補兼施者;似此輕重先后,當隨證制宜,凡病皆應如此,則可不致拘執(zhí)有偏耳。”

“治病必求其本”針對本病病因復雜,主要病機是瘀血等情況,抓住主要矛盾分析研究,指出痛經,經血不調是貫穿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治法并不是簡單的調經止痛,而是治以養(yǎng)血益腎,活血止痛,調經散結,使瘀血去而新血生,結節(jié)包塊消之散之。中醫(yī)對子宮腺肌癥的解讀經血調,腎精氣完實;氣血經絡循行而暢達,機體才能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常常根據(jù)就診患者所表現(xiàn)出來的證候進行分析,然后辨證治療,再參照西醫(yī)的檢查結果,對治療效果進行驗證。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積累了大量而豐富的經驗,創(chuàng)擬了治療子宮肌腺癥的經效新方“培元化瘀調經湯”。經臨床驗證,較近些年來流行的“活血化瘀”法更高一籌,功殊而效佳。

推薦專家 資深醫(yī)生在線免費分析病情
相關推薦
唇炎是一種以口唇單調、皸裂、脫屑為首要臨床表現(xiàn)的粘膜病,有單調脫屑型唇炎、過敏型唇炎、良性淋巴增生性唇炎、肉芽腫性唇炎、腺型唇炎、真菌性唇炎... [查看更多]

精彩問答

  • 子宮腺肌癥栓塞術可靠嗎能治好嗎

    子宮腺肌癥栓塞術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能夠顯著緩解癥狀并改善生活質量。其原理是通過阻斷子宮動脈血流,減少病灶的血液供應,從而縮小病灶并減輕疼痛。治療效果因人而異,但多數(shù)患者術后癥狀明顯改善。 1、子宮腺肌癥栓塞術的原理與效果 子宮腺肌癥是由于子宮內膜組織侵入子宮肌層引起的疾病,常見癥狀包括痛經、月經量過多和不孕。栓塞術通過介入放射技術,將栓塞劑注入子宮動脈,阻斷病灶的血液供應,使病灶逐漸萎縮。研究表明,術后約70%-90%的患者痛經癥狀顯著緩解,月經量減少,生活質量得到提升。 2、栓塞術的適應癥與禁忌癥 栓塞術適合癥狀嚴重、藥物治療無效或不愿接受子宮切除的患者。但對于有生育需求、凝血功能障礙或對造影劑過敏的患者,需謹慎選擇。術前需進行全面評估,包括影像學檢查和病史分析,確保手術安全。 3、術后恢復與注意事項 術后可能出現(xiàn)短暫的下腹疼痛、發(fā)熱或陰道分泌物增多,通常1-2周內緩解。建議術后1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保持外陰清潔,定期復查。飲食上可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雞蛋、魚類和新鮮蔬菜,促進身體恢復。 4、栓塞術的長期效果與復發(fā)風險 栓塞術的長期效果較好,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癥狀復發(fā)。復發(fā)率約為10%-20%,可能與病灶未完全萎縮或新病灶形成有關。若癥狀復發(fā),可考慮二次栓塞術或其他治療方案,如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 子宮腺肌癥栓塞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能夠顯著改善癥狀并提高生活質量?;颊邞卺t(yī)生指導下,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治療方案,并注意術后護理和定期隨訪,以降低復發(fā)風險。

×

特約醫(yī)生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