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緩解小兒支氣管炎的癥狀呢?孩子發(fā)病時,家長又緊張又心疼,如何護理患兒成了家長的首要問題。家長平時可以給孩子做做按摩,緩解小兒支氣管炎哦!
支氣管炎4個發(fā)病原因
病毒感染:凡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都引起發(fā)病。多見腺病毒、流感、3型副流感及呼吸道融合胞病毒。
細菌感染:在病毒感染的基礎上引起繼發(fā)感染較常見的β溶血性鏈球菌A組、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流感桿菌。或見百日咳桿菌、沙門氏菌屬或白喉桿菌。
肺炎支原體。
其他誘因:營養(yǎng)不良、變態(tài)反應、佝僂病、慢性鼻炎以及咽炎等。
按摩可以緩解小兒支氣管炎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患兒扶抱或仰臥,家長固定患兒上肢,清肺經(jīng)、退六腑各300次,推三關100次。
(2)患兒俯臥位,分推肩胛骨100次,按揉肺俞、大椎各1分鐘。
(3)按揉膻中、豐隆穴各2分鐘。
2、隨證加減
(1)風熱犯肺型:發(fā)熱惡寒、汗少,頭痛,口微渴,咳嗽氣急,痰粘色白量少,胸脅隱痛,舌邊尖紅,苔薄黃。常用手法加
①推太陽30次,推三關300次。
②拿風池、肩井穴各10次。
(2)痰熱壅肺型:高熱面赤,傾渴欲飲,咳嗽痰黃而粘,或夾血絲,或為鐵銹色痰,胸悶氣粗,胸痛,舌質(zhì)紅,苔黃膩。常用手法加
①退六腑300次,清心經(jīng)100次。
②加揉豐隆50次,揉中脘3分鐘。
(3)熱入心營型:發(fā)熱不退,夜間加重,煩躁不安,時而譫語,甚至神志不清,氣急,喉中痰嗚,痰中帶血,手足抽動,口唇干燥,舌苔焦黃。常用手法加
①推六腑、清天河水各500次,清心經(jīng)、清肝經(jīng)各300次。
②按揉曲池1分鐘,推涌泉300次。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按揉掌小橫紋200次,清肺經(jīng)300次。
(2)清肝經(jīng)300次,逆運內(nèi)八卦100次。
(3)點揉天突、膻中、豐隆穴各1分鐘。以上這些常用手法可多次進行,直到寶寶癥狀有緩解時。
2、隨證加減
(1)頭痛、鼻塞加揉膊陽池50次。
支氣管炎是否需要做纖維喉鏡檢查取決于病情的具體情況。對于急性支氣管炎,如果沒有其他不適癥狀,僅咳嗽、咳痰等癥狀通常不需要纖維喉鏡檢查,因為這類疾病具有自限性,可以自行恢復。慢性支氣管炎由于炎癥刺激可能導致咽喉疼痛,一般也不需要纖維喉鏡檢查,可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然而,如果支氣管炎由細菌感染引起,出現(xiàn)劇烈咳嗽、咳痰、聲音嘶啞、呼吸困難等癥狀,則需要通過纖維喉鏡檢查判斷病情并及時治療,通常會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片或羅紅霉素分散片等藥物。建議患者平時保持飲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膩食物,如有明顯不適應立即就醫(yī)。
支氣管炎可能導致痰中帶血絲,具體取決于病因。細菌感染引發(fā)的支氣管炎,炎癥刺激可導致黏膜充血水腫,從而咳痰帶血;病毒感染則可能引起咳嗽、咳痰,嚴重時伴有發(fā)熱、胸悶。物理性損傷如冷空氣侵襲或長期吸煙,一般不伴隨出血,但有干咳無痰和咽喉干燥的癥狀;過敏性因素如接觸花粉、塵螨等,可能引起打噴嚏、流鼻涕和皮膚瘙癢等癥狀,通常無明顯出血。建議日常生活中養(yǎng)成良好生活習慣和飲食規(guī)律,避免辛辣油膩食物,保證充足休息和睡眠。
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患者需注意飲食、休息、保暖和定期復查。飲食上應選擇新鮮水果、蔬菜和高蛋白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休息時應適當臥床,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勞累;保暖方面要根據(jù)個人體質(zhì)及時增減衣物,防止受涼;同時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增加飲水量,定期到醫(yī)院復查。出現(xiàn)明顯不適時,應及時就醫(yī)并積極配合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痰不消時,應通過飲食調(diào)理和日常護理進行一般治療,并在必要時采用藥物治療。飲食上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水果蔬菜,補充營養(yǎng)。日常護理方面,需做好保暖、避免著涼、充分休息、避免熬夜,減少去人群密集處的次數(shù),外出時佩戴口罩。若癥狀無改善,應及時就醫(yī),按醫(yī)囑服用止咳化痰藥物,如復方甘草片、鹽酸氨溴索口服溶液等,并可能需配合霧化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如布地奈德混懸液、丙酸倍氯米松鼻氣霧劑等。還可通過物理療法等其他方式處理,伴有其他不適時需及時就醫(yī)。
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是嬰幼兒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可能由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細菌感染(如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過敏反應引起。癥狀包括刺激性干咳、呼吸急促、發(fā)熱、惡心、嘔吐和腹瀉。輕度患者可通過家庭護理,如保持室內(nèi)空氣濕潤、避免吸煙和使用加濕器,并按醫(yī)囑服用止咳藥和退燒藥來緩解癥狀;若病情嚴重,則需及時就醫(yī),接受專業(yè)藥物治療以控制炎癥和改善癥狀。處理此病時,建議咨詢專業(yè)醫(yī)生并遵循其指導。
對于急性支氣管炎患者,治療后1-2周需復查胸片,以確認病情好轉(zhuǎn)情況。慢性支氣管炎患者則建議每年春秋各做一次胸片檢查,以監(jiān)測疾病進展和預防并發(fā)癥。急性支氣管炎治療通常包括抗感染藥物如阿莫西林膠囊和頭孢克肟顆粒,嚴重時需靜脈注射抗生素如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或注射用青霉素鈉。慢性支氣管炎患者應注意合理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適當鍛煉以增強抵抗力,從而促進康復。
急性喉支氣管炎通常5-7天可治愈,但具體時間因個體差異和病情嚴重程度而異。體質(zhì)較好、免疫力強的患者恢復較快,反之則較慢;病情輕微者恢復較快,嚴重者伴有并發(fā)癥則恢復時間較長;積極治療并按醫(yī)囑用藥,配合霧化吸入等輔助治療,能縮短病程。若治療不及時或方法不當,可能加重病情。日常應保持飲食清淡易消化,如小米粥、南瓜粥,出現(xiàn)不適及時就醫(yī)。
之前有支氣管炎,現(xiàn)在睡覺時經(jīng)常打呼嚕,可能是由肥胖、睡姿不當?shù)确遣±硪蛩兀虮羌追蚀?、扁桃體腫大等病理因素引起。肥胖會導致頸部脂肪壓迫呼吸道,建議適當運動和控制體重;睡姿不當則通過調(diào)整睡姿可緩解。鼻甲肥大通常由長期炎癥刺激引起,需使用糠酸莫米松噴霧劑、布地奈德噴霧劑等藥物治療,必要時手術治療。扁桃體腫大多由感染或變態(tài)反應引起,細菌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片等抗生素,病毒感染則需口服利巴韋林顆粒、磷酸奧司他韋顆粒等藥物,嚴重時需手術切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飲食宜清淡,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以減輕不適癥狀。
急性喘息性支氣管炎的住院時間一般為一周,但需根據(jù)病情嚴重程度調(diào)整。輕微癥狀患者可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阿莫西林膠囊或頭孢克肟顆粒等藥物,無需住院;嚴重癥狀如劇烈咳嗽、咳痰、發(fā)熱等則需及時就醫(yī)并可能需要住院治療。住院期間可使病情改善,出院后需注意避免人群密集處、避免共用生活用品,定期復查以監(jiān)測恢復情況。
支氣管炎患者出現(xiàn)喘息癥狀,通常由急性支氣管炎導致的支氣管痙攣引起,也可能與慢性支氣管炎相關,伴有咳嗽和咳痰。急性支氣管炎時,病原體感染引發(fā)炎癥,刺激支氣管黏膜導致痙攣,出現(xiàn)呼吸困難;若同時存在哮喘或肺不張,也可能影響通氣功能。慢性支氣管炎表現(xiàn)為支氣管壁平滑肌痙攣、分泌物增多及上呼吸道感染,嚴重時形成大量膿性分泌物,造成呼吸不暢。除上述情況外,肺炎、肺水腫等疾病也可能影響呼吸,需及時就醫(yī)確診并治療。日常應加強保暖,避免受涼,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減少辛辣刺激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