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羅恩病的危害是什么?專家指出:克羅恩病是貫穿腸壁各層的增殖性病變,并侵犯腸系膜和局部淋巴結。病變局限于小腸(主要為末端回腸)和結腸者各占30%,二者同時累及各占40%,常為回腸和右半結腸病變。crohn將病理變化分為急性炎癥期、潰瘍形成期、狹窄期和痰管形成期(穿孔期)。
克羅恩病的危害:
①潰瘍:早期淺小潰瘍,后成縱行或橫行的潰瘍,深入腸壁的縱行潰瘍即形成較為典型的裂溝,沿腸系膜側分布。腸壁可有膿腫。
②卵石狀結節(jié):由于粘膜下層水腫和細胞浸潤形成的小島突起,加上潰瘍愈合后纖維化和疤痕的收縮,使粘膜表面似卵石狀。
③肉芽腫:無干酩樣變,有別于結核病。腸內肉芽腫系炎癥刺激的反應,并非克羅恩病獨有;且20%~30%病例并無肉芽腫形成,故不宜稱為肉芽腫性腸炎。
④瘺管和膿腫:腸壁的裂溝實質上是貫穿性潰瘍,使腸管與腸管、腸管與臟器或組織(如膀耽、陰道、腸系膜或腹膜后組織等)之間發(fā)生粘連和膿腫,并形成內瘺管。如病變穿透腸壁,經腹壁或肛門周圍組織而通向體外,即形成外瘺管.
克羅恩病的主要治療方法:
一、一般治療有活動期病變者宜臥床休息,給高熱量、易消化、富營養(yǎng)飲食。嚴重病人應予補液,糾正脫水和電解質平衡失調,靜脈高營養(yǎng)療法或鼻飼要素飲食。
二、水楊酸偶氮磺胺吡啶對本病有一定療效,用法參照潰瘍性結腸炎。
三、腎上腺糖皮質激素適用于本病的活動期,對控制癥狀有效。
四、其他為控制腸道繼發(fā)感染要選用氨芐青霉素等,針對腸道厭氧菌感染可給甲硝唑。
五、手術治療故手術適應證限于腸穿孔、完全性腸梗阻、下消化道大出血、瘺管及膿腫形成,經內科治療無效的中毒巨結腸及疑有結腸癌等。